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年四大发展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07:39  天津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的情况下,这次会议传递的信息备受瞩目。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日召开。从政治局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将成为贯穿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几个主要关键词。

  保增长

  ——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会议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决断的背后,显示了中央迎难而上,全力推进中国经济在较快轨道上健康运行的坚定决心。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外部需求收缩,出口面临更大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消费增长也受到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的制约。在此背景下,我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自去年以来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

  ——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

  ——反映国内需求的国内订单指数较上个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反映企业活跃度的M1(狭义货币供应量)10月末增速跌至9%以下,为近年来最低。

  一系列情况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保持增长已经刻不容缓。

  从中央已经公布的刺激经济措施看,更加注重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成为鲜明的特色。下一步,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陆续启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将从长远角度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均衡发展。

  2009年,中央将继续针对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扩大内需,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也是中央从中国国情和广大人民利益出发所做出的战略抉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

  上水平

  ——中国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

  会议指出,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危险和希望共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历史正在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启最为紧迫的时间窗口。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上水平、上台阶,机遇所在,势在必行。

  历史经验表明,外部经济形势严峻,会对经济调整产生“倒逼”作用,从而为新一轮增长打开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整同样意味着机会。

  “为什么当美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也受到了损伤?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发展方式仍有问题。这就需要在保增长的新一轮调控中,必须注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调整,这是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根本出路。”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天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日益增多。

  “但这些产品大多数属于低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附加值低,很容易受到经济动荡的影响。”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人士指出,“这就需要我们把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人们注意到,此前中央出台的十大措施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但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仍然要坚决控制、决不放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说,在当前不少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的情况下,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步伐。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发展显然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在应对危机中调整变化,在调整变化中实现升级,将成为明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件好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